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新闻传播系暑期“三下乡”发展成就观察团赴东营市广饶县开展实践活动(二)

发布者:新闻传播系 [发表时间]:2023-07-02 [来源]:新闻传播系 [浏览次数]:

探源革命力量 汲取思想营养 坚定崇高信仰

7月1日,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新闻传播系暑期“三下乡”发展成就观察团来到东营市广饶县继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观察团此次来到红色刘集旅游区,跟随讲解员步伐一同参观中国共产党刘集委员会、共产党宣言陈列馆,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思想之源、理论之基,并于陈列馆内进行红色宣讲和故事分享活动。

活动中,观察团小分队还走进中央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通过观看老党员、党支部的生活和工作痕迹,品读红色事迹,回顾那个热血年代的无限感动。观察团通过视频、文字、录音等多种记录形式,留存下了这份闪耀着崇高光芒的历史记忆。


176F0


“壮丽日出,永不黯淡”

共产党宣言陈列馆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共产党宣言》在世界、《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共产党宣言》在广饶,由整体到局部,介绍《共产党宣言》的产生、发展以及传播至广饶县的漫长而艰难的历程。“今天,我们一起重温了‘共产党宣言’,更加坚定自己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在参观学习过程中,观察团成员李迎辉目光炯炯地望着眼前的展板,激动地说。

让青春走进党史,让真理愈闪光芒。熟悉场馆基本布局内容后,观察团随行老师们根据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结合馆内陈列资料,为队员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课。“1926年春节期间,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传入广饶县,广饶人民用忠诚和信仰生动践行了宣言精神,这正是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传承的”,前来考察的新闻传播系党总支书记鲁娜讲道。

 



FAAA3


“知之愈深,行之愈笃”

离陈列馆200米左右,有一处不太起眼的民房,不大的几间屋内,仅有一个土炕、两张木桌和少量家具,但正是这间朴素简单的小房子,诞生了中共山东早期的农村党支部——中央刘集支部。

  生于幸福年代的观察团学生队员们,在党支部旧址参观时,深切体会到了早期革命的不易,愈发坚定了建设新时代的理想信念。“在这里,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早期革命先烈在如此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为理想和解放事业不断奋斗的光辉一生,希望自己将来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用所学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观察团成员刘东岳望着桌前两尊“激烈”讨论着的革命者铜像,认真地说。


1697A


“披肝沥胆,薪火相传”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只有牢记来时的路,牢记为什么出发,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奋进。《共产党宣言》正是指引共产党人前进方向的一束火炬,带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奋勇向前”,观察团带队教师吴娜说。

这一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信仰力量,开拓进取,凝心聚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





                          图|邸迪 文|郑怡帆 来源|新媒体中心 供稿审核|刘传琳 编辑|徐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