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闻大讲堂 || 逄春阶:报告文学采创背后的故事

发布者:新闻传播系 [发表时间]:2024-04-12 [来源]:新闻传播系 [浏览次数]:

4月11日,大众日报高级记者逄春阶应邀到访我系,并在审片室J302为师生带来题为《报告文学背后的故事》的讲座。新闻传播系教学负责人李延杰主持讲座,专业教师、采编专业学生参加学习。



逄春阶围绕报告文学展开讲解,他借用报告文学的源头——瞿秋白的作品,延伸到中国走向成熟的第篇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指出报告文学应该是青春的写作,具有青春的基因。他提出,报告文学现在缺少年轻人的身影,鼓励学生们多多关注,并给学生们推荐了黄宗英和陈祖芬等作家。



逄春阶讲述了采访《一念向北》过程中到访漠河舞厅的故事,分享了在《晃动中的春节》中当列车长的体验,形象地绘出了《南翔燕归来》这场疫情期间去武汉的“冒险”。他展示了部分自己写的报告文学作品,并分享这一篇篇报告文学背后的故事。他强调,创作报告文学要还原场景,创作过程中最大的难处就是细节,因此他提醒同学们在采访时要仔细观察,对细节做好处理。

“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一切。”他号召同学们多尝试创作报告文学,用自己的座右铭鼓励大家坚定理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并借用自己名字的来源——《劝学诗》,劝告同学们珍惜时间。

李延杰对逄春阶的分享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向逄春阶学习、汲取经验,结合所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

逄春阶,中国作协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新闻工作32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曾两获中国新闻奖,大众日报“小逢观星”专栏四次获山东新闻名专栏奖,并多次获全国文艺评论“啄木鸟”奖、泰山文艺奖、老舍散文奖、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等。现为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大众报业集团培训委总监、高级记者。










图|孟凡烁 徐慧 文|汪子涵 邹瑷腾 来源|新媒体中心 供稿审核|刘传琳 编辑|李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