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闻传播系晨曦志愿服务乡村促进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乡村振兴走基层,青年服务正当时

发布者:李晓政 [发表时间]:2024-07-17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的观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三农”工作的指导,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月9日至12日,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新闻传播系晨曦志愿服务乡村促进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相关内容的实际举措,此次活动传媒学子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呈现传媒风采,通过实地探查、亲身体验、理论宣讲、交流互动等形式多样的知识传播、实践交流、文化推广,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们的实践经历,以青年之姿践行担当和使命,将青春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学生的理想与担当。

一、乡村振兴路漫漫,联手进步是关键

为深入了解王哥庄街道发展情况,710日上午,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新闻传播系2024年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会场湾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座谈会。王哥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军,团委书记姜静,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高睿,团委副书记杨盛,新闻传播系团总支书记吴娜,专职教师李圣龙,专职辅导员吕学、武哲以及促进团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徐军详细介绍了王哥庄街道的产业特色和发展规划,并表示,王哥庄街道始终致力于推动乡村振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其早期重点发展方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王哥庄大馒头等为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高睿鼓励学生将专业所学运用到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并对王哥庄街道工作支持表示感谢,他希望传媒学子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团委书记姜静带领促进团参观了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促进团深入了解了当地特色及乡村振兴发展历程。本次座谈会加深了促进团对乡村振兴的理解,相信在双方努力下,活动将取得丰硕成果,为乡村振兴事业增添新动力。


图片1.jpg


二、传承非物质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非遗是不同民族、地域文化的独特体现,是当地人民过去生活的留影传承非遗就是保护中国的文化多样性,这有助于维护和丰富中国乃至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维持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7月10日,新闻传播系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李记鸿福馒头店开展实践活动。在专职教师李圣龙的指导下,促进团了解非遗文化,感受历史底蕴,理解文化内涵,领会艺术魅力。

促进团通过亲手实践,领略匠心文化,体验工艺精妙,感悟其智慧与传承。且了解到当地政府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创新传承,打造特色品牌,推动了当地文化、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成员们感受到文化特色,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特色产业的融合,促进团也将发挥专业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让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图片7.jpg


三、夏日蝉鸣与童行,愿成星火亮童路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为引导儿童根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红色教育“深入童心,筑梦青年”,7月10日,新闻传播系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王哥庄中心幼儿园开展宣讲“两弹一星”精神,教习折纸活动,普通话推广,教学制作手工画扇等社会实践活动。

促进团成员践行青年的初心和使命,尽职尽责,耐心教学,认真宣讲,专业所学知识运用到乡村教育中,发扬青春本色,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助力王哥庄文化振兴、人才振兴、乡村振兴。


图片12.jpg


四、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7月11日上午,新闻传播系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追寻红色足迹,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参观,考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对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分为室内展区、武器装备展区、海上展舰区三大部分,其中海上展舰区有4艘退役的中型作战舰艇。展馆中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意义非凡的文物整齐陈列于展柜内,无一不诉说着海军的峥嵘岁月,彰显着昂扬的斗志。在这里,团队成员见证了海军从弱小到强大的艰辛历程,感悟到先辈们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促进团成员从中汲取红色精神,传承先辈力量,展现青年担当,书写时代精神。


图片24.jpg


五、铭记百年党史,振兴革命精神

为深刻领悟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切实增强学生对乡村振兴精神的深入理解,7月11日下午,新闻传播系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参观学习,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从波澜壮阔的历史革命中汲取宝贵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积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探寻崭新的思路和正确的方向。

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建于1904年,这座德式风格建筑,见证了王尽美、邓恩铭、刘少奇、李慰农等革命先驱的奋斗足迹。展馆由支部旧址、基本陈列和专题展厅三部分构成。基本陈列展“光辉历程--中共青岛历史展”,展示青岛自1923年党组织建立以来艰苦卓绝的革命史、奋斗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促进团成员们从中领悟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展现出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与当下乡村振兴所需的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一脉相承。革命年代,党带领人民冲破重重困难,为了理想信念不懈奋斗,“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一幕幕场景,很快将我们带入那段峥嵘岁月”。促进团成员深刻感受到党的伟大精神,也必将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定自身理想信念。


图片28.jpg


六、探寻茶香源头,品味茶山之旅

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茶文化发展,力求推进茶产业经济向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聚焦于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典型地点的发展变化与成就,7月12日,新闻传播系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进行以“采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力量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奏出青春与中国故事的交响曲。

促进团成员抵达茶园,走进田间地头,与茶农深入交谈,了解历史文化,亲身体验,细心采摘,专心工作、用心感受,以实际行动诠释“劳动最光荣”“劳动人民最美丽”的人间真谛。促进团成员来到炒茶现场,感受文化魅力。经与师傅交流,了解炒茶的杀青、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五大步骤,感受现场氛围与乐趣,深入了解茶叶制作过程。成员们品尝崂山茶,体会劳动幸福及茶农辛劳智慧,感受大自然馈赠美好。在此过程中,成员们主动学习,亲自实践,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且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助其宣传,推动当地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32.jpg


随着国家对农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的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大高校陆陆续续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已成为学校锻炼学生的一种形式。促进团成员走进乡村,走过土地,以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感受历史风韵,传播红色故事,宣讲不朽精神,传播爱与关怀,借助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图|徐煜尧 苟嘉晟 文|明文平 来源|新媒体中心 供稿审核|刘传琳 编辑|丁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