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9日,新闻传播系暑期“三下乡”非遗文化传承观察团赴滕州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新闻传播系党总支副书记张思玺,专职教师周宝财、辅导员张雨晴和部分学生参加活动。
(一)观察团开展非遗文化记录拍摄记录活动——同丰铁锅铸造技艺
为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践行工匠精神,7月10日,观察团成员赴姜屯镇拍摄、记录枣庄市首家拥有“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的滕州市爱瑞派节能厨具有限公司(原滕县同丰锅厂)的铸铁技术,同丰铁锅铸造技艺是滕州市一项古老的铸造工艺,源于清朝,民国初期第二代传承人组建铸金铁厂,取名“同丰”,历经六代人的传承发展至今。观察团成员走进锅厂和电商服务中心,拍摄记录铁锅、铁壶等铸铁工艺品铸造过程,深入了解工艺品的制作细节与独特造型设计,同丰铁锅代代相传,现如今已传承至第六代,这不仅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观察团开展非遗文化记录拍摄记录活动——张家挎包火烧
7月11日,观察团赴滕州市大坞镇大坞村张家挎包火烧店开展非遗文化传承记录拍摄活动。在拍摄过程中,观察团通过专业设备,拍摄了张光斌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深夜最后一盏灯熄灭,制造火烧的全过程,展现了火烧从选料、和面、制馅到烘烤的每一个细节,不仅记录了张家挎包火烧的精湛做工,更通过访谈了解到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意义,使得这项传统美食背后的故事得以完整呈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那些即将消逝的传统,让非遗文化的传承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观察团开展红色教育研学活动——滕州国防科技教育基地
为增强国防和国家安全意识,7月12日,观察团前往滕州国防科技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观察团成员在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展品都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武器装备厅、航天科技厅、将军业绩厅等多个展区,重温革命斗争史,学习国防科技知识,深刻感受抗日战争时期鲁南地区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团队成员们驻足聆听讲解员的生动讲述,近距离观察到各式先进的军事装备模型,深刻感受国防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四)观察团开展红色教育研学活动——微山湖红荷湿地“红岛·红船·长征路”红色教育基地
为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7月12日,观察团赴微山湖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活动。

微山湖,曾是铁道游击队的重要战斗区域,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观察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沿着历史的足迹,逐一探访铁道游击队湖上战场旧址、小李庄旧址和刘洪大队长、芳林嫂故居等地,并使用专业设备,记录着属于微山湖的红色革命故事。通过实地参观,观察团成员不仅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还更进一步理解了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滕州,不仅是一座收藏历史文物的宝库,更是一座拥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城市,观察团成员表示,将以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记录和弘扬工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炬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图|孟凡烁 张暄梓 李红升 王艺翰 文|邹瑷腾 来源|新媒体中心 供稿审核|刘传琳 编辑|高子晴